《中国特色空间白皮书2019》发布,1.2万孵化器吸收投资达2500亿 |
发布时间:2019-07-17 13:08:48 | 浏览次数: |
6月13日,《中国特色空间白皮书2019》在中国创业孵化特色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 创服机构去年营收654亿 人才、项目、资源、资金最为集中的孵化载体,一直都是创新创业的源动力和引擎。在创业服务的支撑力度持续扩大下,其成果也异常显著。 尤为突出的是,创服机构数量翻番,总运营收入从2017年的153亿元提升到了2018年的654亿元。 另外,在创服机构的孵化服务下,服务企业和团队数量、上市公司数、获投融资企业数等均有显著成效。其中,有效知识产权相比于2017年的15万项,2018年更多达64万项,容纳创业就业人数也从170万人升至395万人。 在双创升级的大环境下,创业孵化载体越来越重视创业服务,工作成果也越来显著。
创孵机构年均增速超20%,专业化趋势明显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提出以来,全国创新创业热情高涨。从数据来看,2016年到2018年,我国创孵机构数量从7553家增加到11808家,年均增速超20%。 其中,民营创孵机构持续响应创新创业号召,近年来一直都是创业孵化机构的主力军,多年占比超过6成。
创孵机构吸收投资达2500亿
现如今创业孵化机构的服务保障愈加全面,且投资巨大,为创业项目的孵化与成长奠定了大量的资源基础,在此基础上孵化成果也更为丰富显著。 据了解,截至2018 年,孵化器内累计毕业企业 13.9 万家,创孵机构内共有上市(挂牌)企业 1565 家,而2018年当年上市(挂牌)企业就有 944 家。当年营业收入超过 5 千万元的企业 3272 家。 2018 年,创孵机构内共有 6512 家团队或企业获得投融资、孵化基金支持或者财政资金支持,占所有团队和企业的 10.6%,获得资金总额达 2500 亿元。 另外,2018 年全国创孵机构内企业更产出了一批高水平创新成果,同时促进了就业,产出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从服务上来看,90%以上的众创空间能够提供全面服务,且服务质量和数量均得到有效提高,覆盖办公场地、创业投融资服务、创业教育培训等多方面,仅国际合作相对缺乏。 而孵化服务也不再停留在组织活动、开展培训的层面上,而是从企业本身的需求出发,整合孵化器的各类资源,为其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特色空间以优质服务为核心,呈高质发展态势
“寻找100家特色空间”活动中1119报名单位通过10大特色维度进行比拼,经过层层评比后,复选入围特色空间300家,最终100家各具特色的空间在决选中脱颖而出。 从复选入围的300家特色空间的情况来看,其相对于其他孵化载体,无论从服务、自身营收还是孵化成果都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数据显示,平均每家特色空间开展的培训或路演等活动多达114.5场,约每3天就有一场活动,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活动开展场次18场。投融资领域的活动及相关培训成为主要方向,多达43%。 2018年平均每家特色空间的总收入达1954.6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55.4万元的35倍多。在孵企业和团队数量平均约118.7个,远高于全国平均52.5个。
此外,特色空间呈现集群化发展格局。浙、京、粤、川、苏这 5 个省市的入选数量较多,占总入选数量的 54%,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成为特色空间的四大主要分布地,集中了全国70% 的特色空间。 这些特色空间以优质服务为核心,聚焦空间特色,提供特色化、专业化、多样化服务,而从培训活动方面来看,特色空间的服务质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创孵载体的专业化和特色化也实现了高效的有机融合。 专业型孵化载体是指其中孵化企业的方向集中在某一特定专业领域或某两个专业领域。在入围的 300 家特色空间中,专业型孵化器超过 100 家,占比超 1/3;而在产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等维度,专业型孵化器的比重甚至超过 60%。 特色空间内在孵企业专业集聚度也极高。在产业孵化的特色空间中,在孵企业为该专业领域方向的平均占比高达 75%,更有近 3 成的产业孵化特色空间内在孵企业超 9 成均为专业领域方向企业。 另外,在保持高水平发展的同时,特色空间的创新意识再次升级,跨地区合作的特色空间逐渐成为新的创新模式,资源共享与合作所带来的孵化效果再上新台阶。 通过对白皮书的解读可以看出,在“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国家战略以及“要进一步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政府指导方针的指引下,一方面,中国创业孵化载体以及孵化效果成果显著,而另一方面创孵载体的特色化发展对于其自身发展以及创孵工作成果乃至国家双创升级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白皮书的数据从客观上也佐证,中国的创孵载体需要进一步深化特色化发展,从而持续为国家双创升级提供源动力。
|
上一篇: 下一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洗牌” |